Tuesday, August 25, 2009

环比 同比 定基比

环比发展速度是以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对比(相邻期间的比较),所得到的动态相对数。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变动程度。如计算一年内各月与前一个月对比,即2月比1月,3月比2月,4月比3月 ……12月比11月,说明逐月的发展程度。

环比计算公式:

环比=


同比发展速度主要是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用以说明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如,本期2月比去年2月,本期6月比去年6月等。

同比计算公式:

同比计算公式


定基比发展速度也叫总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表明这种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如,"九五"期间各年水平都以1995年水平为基期进行对比,一年内各月水平均以上年12月水平为基期进行对比,就是定基发展速度。

三季报堪忧 盖茨买进兖州煤业

黑金的光芒暂时黯淡。

8月23日,兖州煤业(600188.SH)发布中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6.6亿元,同比减少25.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亿元,同比减少49.7%。

公司称,业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煤价下跌,上半年综合售价515.18元/吨,同比下降146.67元/吨或22.2%。

由于预计煤炭需求减少,销售均价下降,公司对第三季度的预计颇为悲观:预计本集团前三季度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比2008年前三季度减少超过55%。

三季度即将结束的前两个月,公司的悲观预计已经部分变为现实。

8月24日,联合证券发布的兖州动力煤混煤坑口价格走势图显示,目前兖州动力块煤车板含税价格在700元左右,兖州混煤车板含税价格不足600元,均创下年度新低,而去年三季度,相应煤价均处于历史高位,前者更是接近1000元大关。

兖州煤业的业绩之所以牵系于市场煤价,和其采取以现货价格为主的销售策略有关。渤海证券分析师张顺对记者表示,除少量的电合同煤外,兖煤基本都是现货,其比例大约在70%-80%。
2007和2008年煤价大幅上扬之际,这种销售策略曾使兖州煤业大获其利。但作为现货供应商,与合同定价的企业相比,它的业绩对市场环境更敏感,价格下跌之际,所受影响也首当其冲


但对于下半年的价格走势,张顺表示,预计煤炭价格将略好于上半年,主要支撑因素是经济回暖的预期。经济回暖态势下,钢铁行业将向好,而钢铁企业是兖煤的主力客户。

经济回暖带来“价升”的同时,也带来“量增”。尽管上半年,公司生产原煤1728万吨,同比减少80万吨或4.4%,但产量增加在二季度就已有所体现。

中金公司指出,二季度,其重要子公司山西能化和兖煤澳洲的生产明显好转。其中,一季度山西能化受到山西省安全整顿的影响,产量仅10万吨;二季度商品煤产量升至37万吨;随着国际煤炭市场的好转,兖煤澳洲的商品煤产量也从一季度的23万吨上升到40万吨。这使兖州煤业单位成本
显著下降,推动二季度业绩环比回升。

除产能的恢复,兖州煤业对澳企Felix的收购方案如果成功,也将为其带来产能的扩充。上述联合证券报告称,长远看,收购澳矿可使兖州煤业增加10%储量,同时随着Felix产能扩张,也将带来公司产能的提升。

国元证券分析师周海鸥近日表示,兖州煤业上市的1998年,煤炭销售量2028万吨,2002年达3505万吨。但2003年达到3941万吨之后的5年多,一直没有增长,2008年,公司煤炭销售量为3756万吨,公司因此求煤若渴。

除对煤炭资源的渴求催动外,兖州煤业早年就成立的兖煤澳洲子公司,也为公司开展此宗并购提供便利。接近公司高层的人士称,这次收购就是以兖煤澳洲为主体进行,而集团公司则作为强大后盾,为其提供资金等支持,比如为其获取银行贷款提供担保等。

中报显示,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TRUST(盖茨基金)二季度持有200万股,跻身兖州煤业A股十大股东之列,形成对照的是数只内资基金则大规模减仓,其中华宝兴业减仓达896万股。

二季度,兖州煤业几近走平,但从三季度开始加速上涨,7月1日至8月24日,涨幅达18.85%。

Sunday, August 23, 2009

2009VS2007:两个牛市的比较

以史为鉴。

首先得承认,在从去年1664点的底部开始,上证指数用9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翻番的走势,随后在11个交易日又完成了近20%的调整,这和两年前的那场波澜壮阔的牛市多少有些相似之处。

事实上,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投资者们已经开始将2008年以来的行情和2007年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对比,以此来确定现在市场的位置究竟是不是泡沫,预判市场未来的走势,甚至用来确定自己持有的个股是高企还是低估。

本文试图从各个方面将这两个不同时期的牛市——如果此前的指数翻番的过程也算牛市的话——之间的异同之处,通过比较希冀能够为投资者在此后的行情中有所帮助。

都是流动性惹的祸

有一点是市场参与各方一直认可的,无论是2007年那场6000点的盛宴,还是今年以来股指翻番的行情,宽裕的流动性在其中均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所不同的是,2007年之初的货币政策较为温和,无论是最初存款活期化还是之后大量热钱涌入;国内实体经济在经历了2003年流动性丰裕至2005年流动性紧张的状态之后再次面临宽松。

相比之下,从去年11月份开始的上证指数翻番行情中同样起着不可忽视作用也是流动性,所不同的是这次是国家为了刺激经济而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大幅攀升的新增贷款额与股指形成了正相关的关系。

这一趋势最终导致的结果将是,此轮行情的走向和资金供给密切相关,于是当新增贷款从6月份1.5万亿滑落至7月份的3559亿元的时候,上证指数开始上演了11个交易日急挫20%的暴跌走势。

不过从8月11日央行公布的7月份金融数据来看,新增贷款催生流动性的现状开始发生改变,活期存款及储蓄分流与外汇占款将起着重要的替代作用。

如果将目前的存款活期化和此前进行比较,如今的水平仅仅和2006年第四季度相当,在新增贷款遭遇骤减的背景之下,资金供给的主动权将重新回到投资者手中。

国泰君安在8月17日发布的一份标题为《回望2007》的研究报告中认为,“与2007年的高峰期相比,目前活期化还存在巨大空间,即使在到达高位后仍可持续至大盘转向。”

另一方面,按照外汇储备扣减贸易顺差和实际利用FDI后得到的热钱规模显示,自今年3月份热钱从净流出转为净流入之后,外汇占款投放明显增加,这也是促使中国成为最早触底反弹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按照目前众多卖方机构的观点,中国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较多的投资机会将吸引国外资金的持续流入,下半年热钱流入和外汇占款投放有望保持目前的趋势。

国信证券宏观分析师林松立将目前流动性从之前过剩回归至合理偏宽松水平称之为流动性的第一个拐点,那么对于市场来说,寻找第二个拐点——流动性从合理水平到短缺——将变得尤为重要。

林松立的观点则是,“年内至明年一季度流动性不会遭遇第二个拐点”,但是虽然“人民币贬值趋势形成所带来的流动性收缩的局面一两年内很难会发生,但由于通胀预期的高涨以及信贷增速在2010年上半年的大幅度回落,都有可能在明年二季度从合理水平逆演变成流动性短缺。”

下跌中继还是反转?

应该说,在央行通过控制新增贷款导致的流动性趋紧的背景之下,不少卖方机构开始将眼光从流动性转向基本面。

东方证券在2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从中期看,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主导市场运行的力量将从流动性驱动转向基本面。”

不得不承认,2007年和2009年两轮股市启动时的宏观背景迥然相异,宏观经济景气度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具体来说,发电量一个处在高处,一个是低谷;CPI和PPI在2007年那年月同比在10%附近,而在2009年初处在由正转负的过程中。

更为重要的是,经过2005年下半年和2006年轰轰烈烈的股改之后,在控股股东和流动股东利益一致的推动之下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业绩出现了集中释放,这是2007年牛市最为重要的要素。

一份来自国泰君安研究所的统计中显示,从2003年至2006年间,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在0-100%之间;不过进入2007年之后,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出现爆发性的增长,并且在2007年年中甚至达到了250%的同比增幅。

而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出现了负增长,2009年4月公布的上市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显示这一趋势变得更为严重。

所幸的是,来自天相投顾的最新统计显示,在截至8月20日两市已经公布半年报的876家上市公司业绩来看,虽然上半年合计1140.3亿元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8.78%,但是剔除不可比公司,二季度环比却出现51.91%的增长。

于是,在经济复苏的预期之下,上市公司在接下来的下半年的业绩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市场走势。来自东方证券的测算认为,“尽管1-5月份全部工业企业利润下降了23%,但其回升的速度比较快,我们预期全年(含12月份)的有望增长19%左右”。

虽然这一测算远远不如乐观的兴业证券预计的2009年上市公司业绩同比28.11%的增长幅度,但这已经足以支撑当前市场之下A股25倍的平均市盈率。

在上证指数创下3478点反弹新高的8月4日前后,沪深两市的平均市盈率在36倍左右,市净率在3.5倍左右,依然低于2007年“5·30”时50倍平均市盈率和4.5倍平均市净率。

如果单从宏观经济政策层面做对比,2009年和2007年似乎并不具有可比性,合资券商高华证券的分析师更愿意将目前中国政策转向和2003年-2004年的政策来进行对比。

该券商在8月19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经济简评中指出,“中国上次始于2003年的调控周期为分析中国当前的潜在政策调整提供了借鉴。”

在2003年5月,央行首先选择了引入票据替代国债成为对冲流动性的工具;当年9月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00个基点,并辅以窗口知道等一系列措施抑制贷款增长;2004年4月存款准备金率被再次上调50个基点,政府在此后还出台了一系列抑制信贷、投资和物价的行政措施;直到2004年10月29日,央行才动用了利率工具,将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同时上调27个基点。这距离政府开始实施调控政策整整过去了18个月。

据此,高华的分析师认为,“政策措施的出台可能分三步走,所采取措施的效果和强度将逐步增强。”

“我们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政策的方向会得到调整,伴随以50个基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在经济过热和通胀压力的信号进一步显现之后,政府将在2010年出台力度更大的调控措施,包括三次加息。”

铜需求样本调查

在沪铜的战场上,业已倒下的“空头”也许根本没有想到,据记者对北京周边铜加工企业的走访结果,导致他们血本无归的“基本面看空”的判断,可能是“完全正确的”!

在铜价一路飙升的不久前,本报记者接到一个莫名其妙的举报电话,“举报人”表示铜价正在被操纵,并且详细地告诉了记者操纵铜价主力所在营业部和具体操盘资金量,甚至具体到姓名,“希望媒体能揭露铜价被操纵真相”,该人士一再表示。

而就在记者对北京周边铜的消费企业进行实地走访的时候,铜价却已经从51290/吨的价格开始大幅回调,至上一交易日已经跌去3300多元的单价。再与上述举报人沟通时,对方却突然表示,“已经来不及了,铜价创新高时,逼得挺不住了,全平掉了!”

以“爆料”名义寻求媒体帮助的空头,在这场混战中棋差一招,其平仓之后,铜价背后的那个莫须有的“多头之手”也偃旗息鼓。自8月14日创出反弹新高之后,铜价调头一路向下。8月21日虽出现连续下跌后的反弹走势,但午后再遭变盘,调头向下,延续疲态。

“需求不旺,订单生产”

北京建X铜业有限公司,位于朝阳区的一个工业园区内,该公司还有一个子公司,专事生产以铜为原料的电线电缆,在北京所有同类公司中,建X铜业规模位居前三。

约定时间里,记者找到厂区办公室时,公司董事长于富远(化名)正在观察沪铜期货的价格涨跌。已经提前知道记者来意的这位董事长,还叫来了一名主管生产的刘姓经理。

“我们手里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铜原料,更别说增加库存、备料之类的”,于富远开门见山,“从去年10月份到现在(注,去年10月份时,铜价连续暴跌),北京所有的铜消费企业胆子都吓破了,根本就没有哪家厂愿意进铜。价格低时不敢进,因为怕价格继续下跌,价格高了的时候,我们的订单也没增多,因担心再发生去年的事情,也就不敢囤料了”。

这位几乎是北京最大规模的个人铜业公司董事长甚至表示,“我们不仅仅是没有进料,我们到现在使用的原材料,都还是去年砸在手里的库存。用时髦的话说,我们的‘去库存化’都还没有完成,怎么可能再去接盘已经涨到5万多一吨的铜?”

不愿意再遭遇去年天价铜时接盘的“厄运”,建X铜业公司采用了这场危机中,所有能生存下来的铜的下游企业常用的生产方式:订单生产。

“你一会去我们的生产厂房看看吧”,于富远表示,“有条生产线现在还是停着的,有活就开工,没活就搁着,现在完全是靠订单生产”。

于解释,路政工程、住房建设需要大量的电线电缆和其他以铜为原料的附属设施,“下游需要多少,就给我们来个订单,我们拿到预付款后再生产”。

“这样的状况,在现在北京的以铜为原料的生产企业中,已经是非常普遍了。除了去年因为囤铜太多导致资金链崩断关门的企业之外,所有侥幸活下来的企业,都采用了订单生产的方式,下游有了订单需求,这边才会加工生产,然后在产品上加个企业成本和正常利润,转手就把货卖出去了,一点风险都不愿意承担!”

“因为下游来订单的时候,任何铜价他们都是能接受的,我们只需加上我们的加工成本和必要利润转手卖掉即可,甚至有的时候这部分订单生产所需要的流动资金,都是由下游有需求的企业提前支付。”负责生产管理的刘经理表示。

涨势难续?

而在这位有多年从业经验,被于富远特聘过来的专家眼中,之所以北京绝大部分同类企业没有人敢扩大生产、恢复囤料,主要还是因为“现在也是传统淡季,下游需求一直没有恢复!”

夏季是建筑业的传统淡季,南方雨季和高温都会减缓房地产行业的开工,导致对电线电缆以及一些与基建和房地产行业相关的铜产品需求的下降,“因此,7、8月份基本就是铜加工企业的传统淡季,七(月)死八(月)活,八月份以后天气凉快,雨季也过去了,开工面积就会增多!”

但是,期铜价格却似乎与现货市场的传统规律截然不同。

沪铜主力合约价格冲上本轮反弹以来的新高51290元/吨,正是在现货铜的传统淡季7月里完成的。

沪铜主力合约7月份时整体呈现加速上涨走势,23个交易日中,吨价上涨了4800元,涨幅高达11.89%,价格从月度最低时的38310元/吨,涨至月末收盘时的最高45170元/吨。这一价格出现后的第10个交易日,沪铜价格创下反弹以来的最高价51290元/吨。

“淡季不淡的话,往往预示着旺季也不能准时到来”,建X铜业刘经理表示。但是对淡季铜价出现疯狂上涨的原因,刘的总结却是简单而直接,“在经济复苏的预期下,突然多出来的流动性,又增加了通货膨胀的恐惧,而铜一直以来都是最能反映实体经济运行情况的最敏感品种,同时也是金融属性最强的避险品种,自然成为资金主攻对象。”

上海中期期货分析师沈剑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目前的调研情况,有色金属的供应相对宽松,并不存在紧张的情况。理论上说,缺少基本面的支持,有色金属价格不能持续攀升。“长期看,有色金属的上涨势头不会改变,但短期的波动性可能会显著加大。”沈剑云说。